随着物联网概念的兴起,传感器数据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其实,传感器数据早就存在,GPS数据、RFID数据都属于传感器数据。因为数据类型独特、数据量巨大、分布广泛等原因,传感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一直是个难题。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供应商注意这一技术,但成功的实践仍是小范围的。
今天要介绍的是美国一家公共服务公司对天然气管道传感器数据的收集和利用。该公司通过收集管道传感器数据,实现了管道远程实时管理。
美国北印第安纳州公共服务公司(下文简称NIPSCO),在它的分布式网络中有成千上万英里的电缆和天然气管道。NIPSCO高级副总裁Michael Hooper表示,很多管道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安装的,现在,如何监视它们成了主要问题。为了能够了解管道使用情况,公司在每一个管道上都安装了传感器,传感器不断地返回管道的压力、流动等数据。这也是NIPSCO为了提高信息化水平,重金实施的大数据项目的一部分。Hooper表示:“我们需要更多的实时数据,这样才能有效监视管道,应对问题更加主动。”
得益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传感器的数据可以被收集、存储和分析。因为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越来越多的组织加入到利用传感器数据的行列。去年,美国企业管理协会和9sight咨询公司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近600个大数据项目的259名受访者中,38%的人都表示应用到了机器生成的数据,这一数字比去年增长了24%。去年数据仓库研究所开展的调研则显示,在188名受访者中,47%的人都表示机器数据是其大数据部署的一部分。
从数据收集开始
NIPSCO还从管道的其他地方收集数据,比如压气机站,压气机站可以保证天然气在管道运行时不断受到压力。不过,Hooper在参加Oracle2014行业互联大会的“大数据发展趋势”小组讨论时表示,对传感器数据的处理,公司还处在初级阶段。把传感器和管道放在一起,更纤细地了解运营情况是一项很大的工作。要想在整个电网中对管道实现完整的配置,公司还需要十到十五年的时间。
天然气网络的特征一部分决定了工作的难度。给地下管道安装新的硬件需要高昂的成本,很多情况下,组织都等着重新更新管道,不会在旧管道上安装传感器。同时,数据传输也是一个问题。很多管道都埋在偏远的乡村和山区,没有信号也没有Wi-Fi。NIPSCO需要自己搭建基础设施,处理所有传感器捕获的数据。
Hooper认为:“你收集来的数据量是巨大的,随着技术的进步,组织会在一分钟的时间从成百上千个传感器中收集大量的数据,系统中的数据可能一下就到TB级了。”
大数据意味着大价值
不过,大数据潜在的价值是巨大的。一旦管道气压、流动、气温等情况发生异常,传感器数据可以向管道运营人员发出提醒。运营人员可以远程遥控阀门,关闭某条管道,改变天然气传输的路线,真正实现Hooper所说的“管道实时管理”。这样一来提高了每天的运营效率,二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Hooper表示:“最终,我们的系统更安全了。”
另外,NIPSCO还计划分析传感器数据,获得新的洞察。无论是对今后寻求合作伙伴还是了解自身发展情况都很有帮助。
Hooper和他的团队致力于解决的下一个问题是,要有多少数据用于分析。Hooper表示:“要保存多少数据一直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谁也不希望自己把有用的数据忽略掉,但另一方面,对数据的物理存储能力是有限的。”在这方面,NIPSCO也没有太多经验。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翻译
相关推荐
-
Spark尚未“成熟” 用户仍需“专业”
虽然Spark的应用对企业而言已经并不陌生,但对于一些企业来说,这项技术可能还是比较“前沿”。
-
关于如何选择混合云,你不得不知的几件事
近年来,提升云计算能力一直是IT决策者和企业对于未来规划的着重点,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混合云渐渐成为关键词。
-
【对话Teradata高管】我们很幸运,这是一个“大I小T”的时代
Teradata天睿公司近日在上海举办的“2017 Teradata大数据峰会”上,Teradata天睿公司高管们分享了Teradata在开源技术方面的观点和举措。
-
乘风破浪!拥抱数据洪流
全球产生的数据量达到惊人的地步,2013年生成的数据总量约为3.5 ZB。到2020年,保守估计,全球年数据量将达到44 ZB。企业该如何在大数据的时代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