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商务智能)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了,不断有新的技术涌现,比如内存数据库、预测分析应用和成熟的数据虚拟化工具。那么BI到底该何去何从,这些新技术是为BI指明了道路,还是混淆了我们的视线呢?
TechTarget采访了SAP BI和SAP HANA的市场高级总监Dan Kearnan,讨论了BI的发展方向和企业在部署BI时面临的困境。
您提到通往“BI天堂”的路还很长,是什么意思?
Dan Kearnan:在通往“BI天堂”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把业务用户的需求和正确的BI应用相结合,实时满足用户需要。还有很多战略有待形成。BI市场还很混乱。你要问BI 是什么,还没有人能给出清晰的定义。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Kearnan:如果要部署BI,要考虑很多事情。你必须要充分考虑所有的因素。首先,你需要把整个业务用户群体的需求同IT架构、BI部署结合起来。然后,了解自己的数据保护、数据质量、数据孤岛、BI入口等问题。如果组织规模很大,你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他不一定是领导者,但必须对解决方案和业务用户需求的匹配十分了解,并能针对业务需求提供解决方案。遗憾的是,很多公司都没有这样的人。
企业内部是否已经准备好了迎接BI浪潮?
Kearnan:什么是BI?只是用来提供基本的、标准化服务的业务报表吗?这能满足业务的需求吗?或许这也是一种对BI的理解。很多公司还依赖于传统运营报表,没有部署深入挖掘或自服务等功能。如果公司需要什么,必须向IT部门要。如果这种方式也奏效,能够满足业务的需求,公司也可以完全不必部署更深入的BI工具。
但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是,业务用户群体开始提出更高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运营报表。因为他们的需求不同,他们希望挖掘数据的方式也不同。他们可能需要舆情数据、传感器发出的车间数据,但IT部门认为,这已经超出了他们对BI的理解范围。
谁该主导BI项目呢,是业务人员还是IT人员?
Kearnan:我看到很多业务人员都不满意IT提供的成果,无论是业务线、实时性还是数据种类。在部署BI项目时,应该更多地了解业务人员的需求,IT技术是要解决业务问题的。
随着很多自服务BI工具的出现,业务人员自己也能进行分析。您认为,业务人员和IT人员能分开吗?
Kearnan:很多业务人员想要摆脱IT,想要从其他渠道获取数据,他们总是说“我受够传统运营报表了”。于是很多人转向Tableaus和QlikTechs,自己做分析。短期来看,这种方法更快捷,更有针对性,但长期来看,这对BI技术的发展很不利。
您说到一些系统集成商帮助客户解决一些困惑,那么SAP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Kearnan:系统集成商和SAP的目的都是希望帮助客户了解自身BI战略,以及BI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发现的阶段。系统集成商和SAP在销售领域和客户参与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如果企业选择了系统集成商没有选择SAP,不是因为他们不采用SAP的建议。只是因为他们之前已经和系统集成商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翻译
相关推荐
-
企业级洞察平台套件哪家强?七大供应商各领风骚
《Forrester Wave:企业级洞察平台套件》报告中指出,“企业架构师认为,一个能够对数据管理、分析和洞察执行工具进行整合的洞察平台,是最重要的优选新兴技术之一。”
-
如何选择SAP库存优化软件?
选择库存优化软件可能很复杂,库存优化仓与MRP监控器结合使用以评估关键性能指标。本文列举了它提供的五个关键功能。
-
五大最佳方式管理SAP SuccessFactors
由于SuccessFactors的技能在市场上很少,特别是对于希望聘用全职系统管理员的公司,可能很难装配SuccessFactors为组织提供支持。
-
SAP HANA快速版:让非SAP开发人员更轻松地使用HANA
去年9月SAP TechEd会议上最大的公告之一是发布SAP HANA(快速版)供开发人员使用。 12月,SAP HANA 2.0版本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