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了IT职业生涯,那时候应用部署相对还比较简单,因为所有东西都放在公司数据中心的主机上。当需要更新某个应用程序的时候,其运行环境一目了然——一个绿屏的非智能终端;提到测试,你会完全清楚地知道需要什么版本的运行系统、数据库、交易流程(TP)监控器和编译工具。不过,那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今天,无论对企业内部IT员工、咨询师还是软件厂商,开发实施应用的环境都已截然不同。桌面程序和分布式系统的普及意味着你需要对应用的运行环境进行更加宽泛的考量和测试。最惨的是软件厂商,因为他们必须处理各种不同的客户环境;不过即便是某个单一的企业环境,也有可能存在一系列服务器运行系统、网页服务器软件、桌面抑或是移动设备等着你去对付。
每次多添加一个复杂层,就需要多测试一次软件的运行情况。要知道,在Linux某个版本结合Apache和Windows 7环境下运行顺利的程序,换到Weblogic和一些其他版本运行系统中就不一定了。
大型企业运行环境的复杂度促生了软件部署的成本。企业软件预算中有70%流向维护,而不是引入新的业务应用;剩余的很大一部分又用以相关的测试和解决软件的问题(在较为杂乱的运行环境中,软件并不能按照预期运行)——这是很多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不仅如此,由于现在数据量大大增加,需求值变得不可预测,这就要求IT运行管理者进行预测,又增加了难度。不少公司的峰值明显,比如零售业的圣诞时期;像这样的企业,他们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走进云应用
云计算的发展为永无止境的硬件升级带来了一线曙光。在Salesforce.com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软件通过浏览器来到了用户身边;软件厂商更加注重需求高潮与低谷的应对措施,并确保软件在选择技术环境中的运行。
随之而来的是这一类软件价格模型的改变。与其预先购买软件,不如根据用户和会议数量或者获取数据量租用软件。这一转变为企业带来不少便利:你不必再提前支付大笔金额,结果却面对相关项目告吹或该软件与广告不符的窘况。除非是厂商自身的问题,容量升级将轻松完成。
相较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对云部署的态度更加积极。有利必有弊,这是自然规律;云部署也不例外。很多人都在担忧数据的安全性问题,以及第三方云架构到底有多可靠。我们听到过一些相关消息,比如2012年6月美国中西部地区风暴导致电力故障,波及到亚马逊(Amazon)的多个数据中心,从而影响了一部分使用Amazon云平台的知名移动和网页应用,致使其网页服务中断。
尽管这样的事件必然还会发生,但是企业应该认真考虑一下自己内部数据的实际安全性,以及他们自己的数据中心在遇到重大问题时的支持性会不会万无一失。这么说吧,你在运营数据中心方面会比Amazon和Google强吗?数据安全性十分复杂;有时候一个管理云环境的安全风险远不及公司高管笔记本电脑被盗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高。又或者,你也可以选择一个第三方数据中心的私有云;虽然多一些开销,但一整套架构只为一个特定客户服务。
大型企业对采用整套云技术始终不大放心,但是现在云平台中又新添了一些数据质量和主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案例。虽然大部分这些领域厂商的收入仍然来自于传统的预置模型,但它们还是很有帮助。
Salesforce的成功给了许多公司将敏感数据放到云环境中的信心。话说还有什么会比销售线上的数据更敏感呢?也没有见到世界末日的来临啊。
说说厂商吧。Oracle在短暂排斥了云一阵子之后,于2011年底收购了RightNow公司,表明了云计算不仅仅只是昙花一现。不久以后,SAP也用34亿刀买下了一家名为Success Factors的云计算公司。
甚至那些最为保守的机构和政府部门都开始有了动作。英国政府在2012年2月实行了基于云的应用存储项目,计划截止到2015年将花费一半新的政府预算在云计算服务上。虽然有点眼高手低,但是英国政府的这一举动显然表明了云计算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不再局限于那些早期使用者和小型企业了。
把架构问题转移给第三方,结合近乎无人不知的租赁模型,摒弃预付款加维护费用——这一云软件应用方式引人注目。每个企业都需要自己的成本利益分析和风险评估,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成熟,我看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将朝着云应用的方向稳步前进。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作者
翻译
相关推荐
-
关于如何选择混合云,你不得不知的几件事
近年来,提升云计算能力一直是IT决策者和企业对于未来规划的着重点,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混合云渐渐成为关键词。
-
2017年分析型数据管理解决方案(DMSA)魔力象限(上)
分析型数据管理解决方案(DMSA)市场不断需要更多创新技术和更强的执行能力,以满足云端和本地部署以及云端与大数据产品组合的各种需求。
-
流数据分析带来的“速度与激情”
和构建大数据架构类似,支撑实时分析架构的软件种类繁多,这对于用户来说有利有弊。找到合适的技术,并把这些技术整合成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将是一个十分冒险的过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年度数据仓库市场格局新鲜出炉 论技术论实力谁更受青睐?
国际数据管理分析机构The Information Difference在最新年度数据仓库市场格局(Big Data Warehouse Landscape)报告中,对全球前25家数据仓库厂商进行了评估。